论余华《活着》中的宿命观毕业论文

 2021-04-03 12:04

摘 要

在现实主义文学派别中,余华是其代表作家之一。他创作了许多优秀而深刻的作品,《活着》便是其中典型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讲述了徐富贵这一社会底层小人物在中国大时代环境下,随着重大社会变革不断沉浮的悲惨人生故事。在余华的大部分小说中都带有强烈的这种宿命意识。本论题通过对余华小说中历史背景、人物设置,情节处理等角度的挖掘,来分析福贵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与精神世界的发展,以及他们自身所带有的宿命隐形基因。在此基础上,进而解读作者余华所要传达的生命态度。通过这一论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活着》这一作品,了解作者余华的生死态度,创作目的和创作过程,有助于挖掘福贵这类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烙印的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

关键词:活着;福贵;宿命观

On fatalism in Yu Hua's life

ABSTRACT

"Live" this impressive novel is one of the famous writer Yu Hua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the work described in the Chinese era environment, with the civil war, the great leap forwar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anti five, major social changes, the social bottom layer around the Xu Fugui little sad story. Most of Yu Hua's novels have a strong sense of fatalism. This topic through setting up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characters in Yu Hua's novels, the plot point of mining processing, to analyze the survival status and have your spirit world representative China farmers' development, and their fate with recessive gene.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interprets the life attitude of Yu Hua.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topic, contribut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ive" this work, understand the author Yu Hua's attitude toward life and death, the purpose of creation and the creation process, help the mining Fugui has the tim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regional brand of Chinese farmer's survival condition and the spiritual world.

Key words: Alive;Fugui ; Fatalism

目 录

前言 - 1 -

1. 《活着》中的宿命观 - 3 -

1.1《活着》中的人物命运 - 3 -

1.2主人公对命运的态度 - 5 -

2. 《活着》中宿命观的表现手段 - 6 -

2.1背景的选择和描写 - 6 -

2.2 人物塑造的借鉴 - 8 -

2.3 苦难与死亡的叙述方式 - 9 -

3. 《活着》宿命观形成的原因 - 10 -

3.1作者的个人经历影响 - 11 -

3.2作者哲学态度的形成 - 11 -

致 谢 - 14 -

参考文献 - 15 -

前言

余华是众多优秀先锋小说群体中特别值得人们关注的作家。在余华的创作生涯中以1989年为分水岭:在创作前期余华进行了激进的先锋探索,中短小说是其主要的形式,在创作后期开始转向现实主义这一派别,长篇小说是其主要形式。余华将对现实主义的叛逆,表现为对日常经验和常识的不满。在他的想来,在这种对任何事情都要证之于一定的事实的认识理念,束缚住了人们发散的思维,进而变成作家创作的局限。

他曾讲到,作家应该突破生活常识对人思维的束缚,注重作家本身对世间万物的独特感知,从而进入宽广的精神领域;这种打破常规的独特创作思维,开辟了又一新的写作视域。这使得旧有事物被重新定义与认知,颠覆了以往人们对它旧有的价值观念。基于此种认识,余华开始以新眼光来看待生活。从90年代起,余华的写作生涯发生重大转变,他开始转向现实主义以及以长编小说为其主要写作形式。在此基础上三部优秀的长篇小说横空出世即:《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和《许三观卖血记》。然而余华在90年代当中的创作与80年代后期的创作仍存在诸多的内在关联,其中的许多作品内容上涉及较多的暴力、苦难、死亡以及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灰色生活。即使如此,这两个创作时期也有着鲜明的各自独特的风格。第一,余华在其90年代的作品中 一改前期创作中的先锋实验,抽象变形的文风不再是他的风格,梦魇般的世界在其作品中不再出现,文风转变为自然,平实,质朴。风貌展现为实主义小说。第二,余华对生活的态度也产生了显而易见的转变。在余华80年代后期的作品中,他所描述的世界是晦暗的,人性也自然是邪恶,而悲惨即是大部分人的命运,生活中的任一亮色都在小说中无处寻觅。

作者在90年代的创作中开始流露出具有深厚的人性温情的世界观。苦难在他的小说中仍旧延续,但作者将关注点更多的放在了中国人面对苦难时的坚韧不拔的处世精神和达观的人生态度上。在余华看来,“活着”的最本真的意义即是这种精神。在《活着》中福贵至亲至爱的人接二连三的离他而去,小说的结尾,一头老牛与他相依为命,可是福贵仍然对生活保持着强烈的达观精神。余华在本部作品中深刻剖析了底层中国农民的生存本相,对中国人活着的意义进行了探

讨,对普通民众寄寓了强烈的人文关怀。目前对对《活着》这一作品的研究有以下几个主流方向。关于《活着》悲剧感的研究,如李育红的《后悲剧时代的来临——从余华的〈活着〉谈起》[1]。在李育红看来《活着》标志着当代悲剧叙事的后悲剧时代的到临。人性弱点直至人的终极对立力量构成的冲突酿成现代形式的悲剧,既是人生既是悲剧。也有探求悲剧中蕴藏的宿命观念的。如董素青的《命运、历史与真实——读余华lt;活着gt;》[2]。董素青对小说中主人公福贵的命运作了精神透彻的论证阐述,认为福贵沉默地忍耐命运,看着身边一个个亲人的离去,他独自承受着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活着》中的宿命观

这一世界观存在于世较早,,其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等其他东方文化中的一派思想潮流之中,在当时的人的思维里感受世间万物的变化在冥冥之中觉得有一定的定数。这一东方幽冥的思潮传播到希腊之后,成长为希腊众多哲学派别中的独特的一系,此后又由雅利安人传播到印度,与印度本土的吠陀文化中关于对命定征象的融汇交流,继而作为印度万千思潮间独树一帜的哲学派别,也即我们当今称之为的宿命论[3]。在宿命观中最重要的一学说,有这样一种观点,即在神秘变幻的世间万物中存在有不可言说的冥冥之中的定数,也即必然法则的定数,即联合这世间各个法相之间的根本力量。从古至今,可以说中国人对宿命这一思潮颇有研究,中国人认为,命,是代表一种坚定的、无形的及不可理解的力量,它可以预先决定个人一生的重要而不可改变或避免的事件、遭遇及最后结果(如祸福、穷达、夭寿)。最典型的儒家为代表提出:“命受之于天,赋之于天,是谓天命。”[4]、“死生有命,富贵在天”[5]、“夭寿不贰,修身俟之,所以立命也”[6]、“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7]、等等

1.1《活着》中的人物命运

残酷的死亡和艰难的活着是这部小说紧紧围绕的主题,作者余华用近乎冷静,不带一丝情感的口吻静静叙说着这世上最痛苦的人生际遇,生离死别就像一桢桢安排好的插画发生在主人公福贵的生命中。这是福贵的宿命,逃不开的注定,除了忍耐别无他法。小说中的每个人物的出场和离去都体现了宿命二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优先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