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呼兰河传》的叙述视角毕业论文

 2021-04-06 12:04

摘 要

ABSTRACT

  1. 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 1
    1. 萧红 1
    2. 《呼兰河传》 1
    3. 叙述视角 2
  2. 《呼兰河传》的叙述视角 4
    1. 《呼兰河传》中的全知视角 4
    2. 《呼兰河传》中的外视角 6
    3. 《呼兰河传》中的内视角 6
    4. 《呼兰河传》中多种视角的综合运用 8
  3. 《呼兰河传》的影响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中文摘要

萧红是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女作家,《呼兰河传》是她最为有名的作品。《呼兰河传》是一部长篇回忆性的小说,小说通过对故乡的回忆,真实而生动地重现了她童年时期所生活的小乡村的落后、愚昧,阐述了她对故乡人民苦难生活的怜悯,同时也毫不留情地表达了她对旧的文化习俗以及人民迂腐思想的鞭笞。小说不仅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还有着别具魅力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小说中叙述视角的使用。《呼兰河传》叙述视角的灵活运用吸引了众多研究者去研究探索。但大多数研究者们多从作品的“儿童视角”、“成人视角”等视角进行研究,而本文将主要对小说当中的叙述视角的灵活运用作研究,主要从“全知视角”、“外视角”、“内视角”等角度来做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萧红;叙述;叙述视角;《呼兰河传》

ABSTRACT

Xiao hong is the most famous female writer in modern China, and the biography of hulan river is her most famous work. It is a long memory of the novel, the novel by memories of home, real and vividly reproduce the childhood she live in a small village of backward, ignorance, the expounds her compassion for the hometown people's miserable life, but also expressed her mercilessly to the old customs and people pedantic mind flay. The novel not only has the profound thought content, but also ha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which has the charm, especially the narration Angle of use in the novel. The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of the "biography of hulan river" has attracted many researchers to study and explore. But most of the researchers from the works of "children perspective", "adult perspective" and so on Angle of view, and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flexible use of novel narrative Angle of view of study, mainly from the "omniscient perspective", the "external perspective" and "internal perspective" to make detailed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Key words:Xiao Hong;Narration;Narrative perspective;hulan river

1 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

萧红

萧红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1911 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原名张迺莹,曾经用过的笔名有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被誉为“30 年代的文学洛神”,1935 年开始她用萧红做笔名,出版了《生死场》。鲁迅曾为她的《生死场》作序,序言里称赞萧红的作品“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在萧红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

《马伯乐》、《呼兰河传》,散文集《商市街》、《回忆鲁迅先生》等。

萧红一生生活动荡,情感也遭受挫折。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她远离了故乡, 来到了香港,在困苦的生活环境和孤寂的心境中,对自己的童年和故乡格外怀念。

1940 年萧红在香港完成了长篇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1942 年,年仅 31 岁的萧红便因病在香港与世长辞。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创作于 1942 年,正是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呼兰河传》通过对故乡的回忆,真实而生动地重现了她童年时期所生活的小乡村的落后、愚昧,阐述了她对故乡人民苦难生活的怜悯,同时也毫不留情地表达了她对旧的文化习俗以及人民迂腐思想的鞭笞。《呼兰河传》是萧红最为有名的作品之一,它的完成标志着萧红的创作达到了成熟时期。《呼兰河传》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研究者们从它的情感表达方面、文学造诣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呼兰河传》中融入了大量作者童年的生活和记忆以及情感,作品并没有和其他小说中一样大篇幅地塑造各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也并不刻意填充故事的情节,而从叙述的结构章法上突破传统、别具匠心,用一种较为直接的、细腻的笔触,真实而又动人地重现了呼兰河的乡土人情、风俗习惯。《呼兰河传》为广大研究者所持续关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其中灵活使用的叙

述视角。

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反应的是叙述者和叙述文本之间的关系,是叙述者进行叙述的一种重要手段,任何叙述都离不开叙述视角。一般来说我们所指的叙述视角是由叙述行为进行时谁在讲故事,以谁的视线讲故事,讲了谁的故事以及对谁讲故事这四个部分组成。因此,叙述视角其实可以细分为四个部分:叙述眼光、叙述声音、叙述焦点、叙述指向。

叙述眼光是指小说中的叙述语言是与小说中的某个人物的眼光相一致还是与叙述者自身的眼光相一致,叙述声音是指小说中所表达的声音是小说中某个人物的声音还是叙述者自己的声音,叙述焦点是指小说的叙述语言是陈述谁的,叙述指向是指小说是向谁叙述的。这四个部分共同组成了叙述视角,我们不可以用其中一个部分的概念去取代叙述视角这个整体的概念。所有的叙述视角大致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全知叙述视角,另一类是有限叙述视角。全知叙述视角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叙述,有限叙述视角则是只能在特定角度进行叙述。在一部作品中, 叙述者于叙述文本的关系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在全知角度叙述的时候,叙述者有时也会缩小自己的视角,把眼光附着在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身上,以这个人物的角度来叙述、观察,使叙述变得较为有限,这可以以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形态出现。本文所提到的全知叙述者和有限叙述者只是相对于一部作品来说,如果叙述者能够借用某个人物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同时又能全景式地叙述故事,那便正如上述所说的,属于全知型的叙述。而文章中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并不是区分叙述视角的标准,这只是叙述的焦点,只反映了是谁在叙述这个故事。叙述视角反映的是叙述者和叙述文本的关系,表现的是叙述者讲故事的方法、策略。就一部小说来说,叙述者的叙述视角一定是变化着的,但不可以通过叙述人称来判断作品当前使用的叙述视角。叙述视角的选择决定着作品的成败,各种叙述视角都有利有弊,因此,作者根据自身创作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叙述视角便格外重要。小说《呼兰河传》吸引了众多研究者中的一个原因便是它灵活使用的叙述视角,灵活使用的叙述视角使作品非常生动。本文对《呼兰河传》的叙述视角的研究主要是结合了法国学家兹韦坦·托多洛夫的划分方式,通过将叙述视角分为全知视角、外视角以及内视角来进行的研究,本文在指出作品中所包含的叙述

视角的同时,也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细致分析。

《呼兰河传》的叙述视角

《呼兰河传》描写了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一座北方的名叫呼兰的小城镇里的生活。全篇共七个章节,这七章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二两个章节可分为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大体介绍了呼兰小镇的自然景色以及小镇的风土人情。第三章和第四章为第二部分,这部分介绍了“我”童年的生活。第五、六、七章节则为第三部分,第三部分主要描写了小城镇里发生的故事。各个章节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并且只要稍微经过加工、修改就可以独立成篇。《呼兰河传》的各个章节的叙述方式都大相径庭。目前有很多研究者对《呼兰河传》的叙述视角进行了探究,但基本都只是指出了文中使用了内视角当中的“儿童视角”、以及外视角对内视角进行补充的“儿童与成人视角双重叠”等相关视角,并未对文章中所使用的叙述视角分门别类的按章节进行具体分析。而本文,则结合作品将文中所使用的“全知视角”、“外视角”、“内视角”以及他们的相互交织使用做了详细分析。笔者认为,将作品中所使用的叙述视角提炼出来,并举例具体分析是有意义的,同时这对已经存在的相关方面研究也不失为一个小小的补充。

《呼兰河传》中的全知视角

一般来说作者和叙述者是两个概念,文中的叙述者是事件的直接观察者或者参与者,而作者则是只能通过叙述者间接的窥探文本。全知视角是一种自由度最大的叙述视角,同时这种视角可以很全面地展现宽广的生活场景。《呼兰河传》的前两章采用了全知视角来叙述,叙述者通过全知视角客观全面地描绘了呼兰小城的风土人情。全知视角突破了时空限制,可以全景式地观察小城,将小城景观完整地展现出来。第一章在全知视角下介绍了呼兰河的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以及一条小胡同。比如:“拉着粮食的七匹马的大车,是到他们附近的城里去。载来大豆的卖了大豆,载来高粱的卖了高粱。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带了油、盐和布匹。”[1]用全知视角阐述着小镇上发生的一切。第二章作者主要介绍了呼兰河当地的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动。在全知视角的全面观察和审视下,对呼兰河当地落后的习俗和愚昧的人民群众进行了全面的揭露。比如:“一到了黄昏,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奔着去看河灯的人就络绎不绝了。小街大巷,哪怕终年不出门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优先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