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宝藏经》代词研究毕业论文

 2021-04-03 10:04

摘 要

佛教起源于古天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非常宏大而精密的体系。佛教文化的输入是致使汉语词汇发生巨大改变的原因之一,自东汉佛教传入我国,佛教文化已浸透入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它不仅充实了汉语词汇这个大家庭,更丰富了汉语词汇构造的方式,并且推动了汉语语法的新兴发展。本文选取《杂宝藏经》中的代词作为研究的对象,《杂宝藏经》中的代词上承秦汉,下启唐宋,处于典型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我采用对比研究、数量统计、静态描写等方法对《杂宝藏经》中的代词进行穷尽式的研究,以期弥补在这领域的空白。我将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和特殊代词四类加以分别研究。

关键字:杂宝藏经;代词;共时比较;历时比较

Study On the Pronoun Of Miscellaneous Treasuers Of the Classics

ABSTRACT

Tripitaka in the development of one of the reasons is the origin of Buddhism in ancient India, the long history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forming a very ambitious and sophisticated system. Buddhism culture input in Chinese vocabulary occurred significant changes, since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the Buddhist culture has penetrated into the social life, it not only enriched the Chinese vocabulary the big family, has enriched the Chinese vocabulary structure, and to promote the Chinese grammar. This paper selects Miscellaneous Treasures Of the Classics pronou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ronoun of Qinhan, start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s typical of the transition period, the period of the pronoun has the obvious Feature generation, so I used the static description, quantity statistics, comparative study of Miscellaneous Treasures Of the Classics pronouns are exhaustive research, in order to fill the gaps in the field. We will pronoun is divided into personal pronouns, demonstrative pronouns, interrogative pronouns and pronouns four kinds of them were studied.

Keyword: Miscellaneous Treasures Of the Classics ; pronoun; synchronic comparison; diachronic comparison

目 录

1.绪论 1

1.1北魏时期佛教文献的研究意义 1

1.2《杂宝藏经》语法研究价值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内容 2

2.《杂宝藏经》中代词的分类研究 3

2.1人称代词研究 3

2.1.1第一人称代词 3

2.1.2第二人称代词 4

2.1.3第三人称代词 6

2.2疑问代词研究 7

2.2.1指代人 7

2.2.2指代物 8

2.3指示代词研究 8

2.3.1近指代词 8

2.3.2远指代词 8

2.4特殊代词研究 9

3. 《杂宝藏经》的共时比较和历时比较 10

3.1共时比较 10

3.1.1与《洛阳伽蓝记》的对比 10

3.1.2与《世说新语》的对比 10

3.2历时比较 11

3.2.1与唐代汉语代词比较 11

3.2.2与明清汉语代词比较 12

4.结 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1.绪论

1.1北魏时期佛教文献的研究意义

北魏时期佛教逐渐盛行,人们对佛教的推崇也具有现实性和功利性的偏向。人们的信仰与政治现象、社会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非纯粹的宗教信仰,信奉教派与真实的祈求内容并没有直接的联系。长久以来,专家学者大都把目光放在对北魏时期的世俗宗教研究,却并未深入挖掘其与政治活动的关联。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古汉语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段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正如柳士镇先生所说:“同先秦两汉语法相比,此期的总体特征是新旧语法形式的交替。在旧有语法形式继续延用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语法形式。新形式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色。”[1]。在这新旧语法的变换中,却显示出语言学界对于句法方面研究的不足,我们需要在基础研究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自东汉起,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大量偏口语化、具有传承性的佛教典籍被翻译成汉语,这也为后人研究中古语法特点提供了详尽的语料。 我们研究魏晋南北朝的佛教典籍是以期探寻其语法演变的规律和发展,而代词作为语法体系中重要的一类,同样能反应汉语语法手段的多样性、根源性。

1.2《杂宝藏经》语法研究价值

1.2.1研究目的

在佛教文学中,最重要、最丰富的就属各种或引人深思、或教化民众的佛经故事,这些故事必然不是由真实佛家自身发展而来的,而是采用流传于印度民间的寓言或口口相传的警世喻世故事组成。其目的是为了弘扬佛教文化,深化佛教在人民中救世救苦的形象。《杂宝藏经》就是这样一本传扬仁义礼让、信佛救身的佛教短篇小说集,如“王子以人肉济父母缘”中,塑造了两位至亲至孝的佛陀形象,旨在宣扬佛教仁慈悲悯的教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杂宝藏经》一书的探析,能够进一步对中古汉语下,佛教典籍的语法演变和发展做出多视角、多层次的把握。我们对该书的文学特质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也更能明白它能历经岁月的磨洗而没有湮灭的原因所在,从而自觉地担负起时代和文化所赋予我们的重任。

1.2.2研究内容

本文是研究《杂宝藏经》中代词的使用情况,并具体分析阐释代词的各个种类的使用情况,并加以总结。基于汉译佛经对于汉语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对中古汉语研究的珍贵价值,我们需要深入对佛经语言的研究,进而探寻其发展规律和演化过程。

虽然专家学者对于《杂宝藏经》已有论著关于词汇方面的研究,但是在语法方面却甚少涉足,因而本文就针对这空白领域做出补充性探究,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优先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