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余华作品中的贤妻良母形象–以《活着》《兄弟》为例毕业论文

 2021-04-03 12:04

摘 要

男性作家余华笔下的女性一直处于被遮蔽状态,本文选择了余华《活着》《兄弟》笔下两位贤妻良母——家珍和李兰,,从性格特征和形成原因出发,阐述她们在文革背景下的具体表现,将余华笔下这类被遮蔽的女性形象搬到读者的眼前。这两位贤妻良母的性格特征主要体现在诚守妇道、善良宽容、逆来顺受等方面,虽然这些形象特征比较基础普遍,但是也不能忽视,尤其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贤妻良母形象发生了一些扭曲,但还是有一些闪光点值得我们关注。通过解读这一种女性形象,探寻这类女性在余华这种男权意识较强的作家笔下的存活状态和具体形象特征,深入了解男性作家对这一类女性的认识,引发人们对于余华笔下这类女性的关注,也引导人们关注文革这一时期的贤妻良母,有助于深化对这两部小说的理解。

关键词:余华;贤妻良母;女性;文革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good Wife and kind Mother in Yu Hua 's Works

—— Take Alive and Brother as an example

ABSTRACT

Male writer Yu Hua's female have been in a state of being obscured, this paper selected Yu Hua's two kind wives and good mothers - Jiazhen and Li Lan, elaborate their specific manifest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from the character and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 in the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will obscured the image moved to the reader's eyes. The character of the two kind wives and good mother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honesty of the woman, good tolerance, submissive and so on, although these image features are relatively common, but can not be ignored and some flash points worth concerned.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is kind of female imag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urvival status and specific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women in Yu Hua's strong sense of patriarchy, and deeply understand the male writers' understanding of this kind of women, Class women's attention, but also guide people concerned about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during this period of good wife and mother, help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se two novels.

Key words:Yu Hua; good wife and kind mother; female; Cultural Revolution

目 录

前言 - 1 -

1 贤妻良母性格特征分析 - 3 -

1.1尊老爱幼、诚守妇道 - 3 -

1.2善良宽容 - 4 -

1.3 坚强 - 5 -

1.4敢于承担责任 - 6 -

1.5沉默寡言 - 6 -

1.6逆来顺受 - 7 -

2 “贤妻良母”成因探源 - 9 -

2.1特定的社会背景 - 9 -

2.2作者自身角度 - 9 -

2.2.1性别经验局限 - 9 -

2.2.2家庭束缚 - 9 -

2.2.3阅读经历的影响 - 10 -

2.3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 - 11 -

2.4传统伦理道德的推崇 - 11 -

3 贤妻良母在作品中的作用 - 11 -

3.1衬托形象、强调主题 - 12 -

3.2缓解阅读情绪 - 12 -

3.3挖掘男权主义观念 - 12 -

结语 - 13 -

致谢 - 14 -

参考文献 - 15 -

前言

“贤妻”和“良母”在秦汉时期原本是两个分开的概念,“故从母而言,为贤母也。”[1],“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2]随着时代的发展,“贤妻”和“良母”逐渐变成一个概念,我们在一个女性身上,既可以看到她作为“贤妻”的一面,也可以看到她作为“良母”的一面。

对于“贤妻良母”这一类形象,国内不少学者都有所研究,他们研究的侧重点是将旧贤妻良母与新女性作比较,呼吁女性自我解放,追求自由平等的生活。余华虽然作品多以男性为主流,女性处于被遮蔽状态,但是国内对于他笔下的女性研究也有不少,“作者林华瑜的《暗夜里的的蹈冰者》,第一次将余华作品纳入女性文学研究视域,认为余华的小说世界里还存在着一个被遮蔽的女性群体,她们并非是余华笔下的真正缺席者。”[3]当然国内还有其他关于余华女性的研究,像程祥《温暖黑夜的光》一文中就给余华后期作品中的女性详细分类,其中就提到了“贤妻”和“良母”,只是作者将“贤妻良母”分开研究,归纳总结中国传统女性形象。而张梅《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余华笔下的女性形象》一文中,就明确指出余华笔下大部分女性的形象就是勤劳善良、忍辱负重,批判余华的女性观。从女性角度研究余华的作品,这也是国内余华热从性别方面研究的一个开拓,但是在这些研究中,只是将“贤妻良母”作为一个小点进行分析,没有进行过多深入研究,而国外关于余华笔下的“贤妻良母”研究几乎没有。

余华是一位具有现代意识的先锋作家,早期作品风格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大多描述人性黑暗的一面,氛围较压抑,而从《活着》这部作品开始,他的写作风格逐渐改变,其笔下被遮蔽女性形象也在慢慢走出来。2005年《兄弟》(上)的问世,将余华推上了文学的风口浪尖上,至真至纯的家庭之爱和兄弟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余华作品中比较温情的一面,但是主题还是将侧重点放在苦难上。尤其是这两部小说都牵扯到了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文革。作者程祥在《温暖黑夜的光》一文中定义了余华的文革小说,他将余华的四篇小说《在细雨中呐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以及《兄弟》划分为文革小说,这四本都是以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为主要背景的小说。

此次研究的两部小说《活着》《兄弟》,都是余华90年代之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余华1993年创作,讲述了主人公徐福贵经历文革、大跃进等社会变革,目送着亲人一个一个离他而去,最后只有一头牛陪伴在他的身边,而本文提到的家珍是徐福贵的妻子,一直对他不离不弃。《兄弟》中是讲述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苦难成长史,他们的少年时代是在文革中度过的,他们的父亲在文革中惨死,母亲李兰也饱受折磨。两部仍然是以男性为主角,虽然女性仍然是依附于男性生存,但是女性特征越来越明显。这两部小说都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里面的女性人物结局大都凄惨,都离不开苦难这一主题。纵观余华整体小说,大多作品中具有特色的女性较为引人注目,而憨厚老实的贤妻良母这一类女性则关注甚少,这两部作品中也都有贤妻良母这么一个共同形象。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优先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