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禺早期剧作的女主人公形象毕业论文

 2021-04-03 12:04

摘 要

ABSTRACT Ⅱ

前 言 1

1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的女主人公人物形象差异之处 4

1.1 性格性情差异 4

1.1.1 “雷雨”式反抗与“秋雨”式的矛盾 4

1.1.2 魔性与野性 7

1.1.3 清醒下的隐忍牺牲 8

1.2 外形的差异 10

1.3 说话方式的差异 10

2 四位女主人公人物形象相似之处 11

2.1 受压迫的困境 11

2.2 强烈的主体性 13

3 四位女主人公人物形象成因探究 11

3.1 时代环境的影响 13

3.2 曹禺个人的生命体验 14

结 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中文摘要

截止到1940年,曹禺在创作早期完成了为他赢得“中国的莎士比亚”名声的四大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在这四部剧作中,曹禺以高度的人文主义关怀和非凡艺术哲思塑造了繁漪、陈白露、花金子、愫方四位经典的女主人公形象,她们不是一览无余的扁平人物而是具有相当复杂的性格。本文试图对曹禺早期四大剧作中的女主人公形象进行比较分析,首先通过性格、外形、语言来探究四位女性的差异之处,其次分析四位女主人公的相似之处,最后从时代和作者的角度对她们形象的成因进行分析。通过对四位女性形象的研究与探索,从而发现她们在困境中的挣扎与突围,重新审视和发现她们身上所蕴含的超越时代和空间界限的意义。

关键词:曹禺;女主人公形象;差异之处;相似之处;成因

ABSTRACT

By 1940, Cao Yu had completed the four plays: Thunder storm, Sunrise, Champaign and Peking man, which earned him the reputation of "Shakespeare of China". In these four plays, Cao Yu with a high degree of humanistic care and extraordinary artistic philosophy to shape Fan Yi, Chen Bailu, Hua Jinzi, Su Fang four classic female images, they are not flat figures to be seen through but have quite complex characte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female images in Cao Yu's early four dramas. First, the writer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our women through personality, shape and language. Secondly, the writer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of the four heroines, Finally, the causes of their image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imes and authors.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the four female images, I will find their struggles and breakouts in the predicament, re-examine and find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cending the time and space boundaries contained in the images of four women.

Key words:Cao Yu; image of the heroine; differences; similarities; genesis

前 言

一 研究意义

在理论意义上,本次研究将在更高层次上把握曹禺早期剧作中四位女主人公的形象,使其超越具体作品环境的制约,探究其作为文学典型的意义所在。通过四位女性形象的研究来加深对曹禺作品主题的理解,同时通过她们身上展现的人类内在生命力、“雷雨”般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来探求人该怎样活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

在实践意义上,当代女性虽然比曹禺所处时代的环境有所改善,但是蘩漪所面对的男性强权困境,陈白露在物欲沉沦与自我独立之间的摇摆,花金子和焦母之间紧张的婆媳关系,愫方的自我缺失,在她们那个时代四位女性面临的问题典型又急迫,而到当代,这些问题仍然不可避免地摆在在女性面前,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出路,我们不妨从四位女性的人生轨迹上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经营人生。

二 研究现状

纵观中外文学研究者对曹禺早期剧作中女性主人公的研究可以发现他们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

第一,曹禺早年生活以及之后婚姻、时代对其女性观的影响。王俊虎、田本相等均提及曹禺出生三天 , 生母便因产褥热故去。自幼失母的曹禺没有机会体会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但段妈和万家瑛多少弥补了他的这点缺憾,她们实际也是对曹禺具有母性色彩的两位女性。这两位女性介入曹禺生活较晚,但带给曹禺的不再只是对女性的怀念、怀疑和恐惧,而是包含着对女性的同情、关注和对社会不平等的初步认识。段妈可以算作曹禺的启蒙老师,曹禺最早获得的农村关于平民、地主的知识,、农村妇女受压迫受剥削的事情都是从段妈口中得知的。自小照顾自己的姐姐万家瑛因受不了婆婆和丈夫的欺辱而含恨死去,这件事深深打击了曹禺,也坚定了曹禺日后一定要想办法为女性的苦难生活和命运而呐喊鸣不平的想法。童年的曹禺关于男性的认识主要是从父亲身上得来的,但由于这位北洋军阀师长暴躁的脾气、冷漠的面容和严格的等级观念,使得曹禺幼小的心灵充满对男性的恐惧和紧张。远离男性,和周围女性亲近,从她们那里寻求慰藉、关爱和保护,是幼年万家宝缓和这种恐惧、紧张心理的唯一办法。曹禺创作的女性也是他生命本相的投射,他最初从童年时期就培养的人道主义精神出发,倡导妇女解放,创造一系列具有反抗精神、内在生命力的女性形象。

由此他在初次婚姻中选择了郑秀这个新时代女性作为妻子,但好景不长,曹禺习惯一种懒散清闲的生活,而郑秀却对他事事有要求,这种强迫性的生活让曹禺十分抑郁。而后他遇到了邓译生,这个中国传统女性一直默默支持鼓励他,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也造就了他后面创作态度的转变,他开始表现那种默默牺牲不求回报为爱人牺牲自己一生的女性形象。他意识到最初他塑造的具有旺盛生命力反抗意识的女性在落入现实生活中时可能给自己和身边人造成的灾难。五四启蒙时期要求女性解放,女性地位大大提高,一系列赞扬女性自主精神的文学作品出现。而后进入抗日救国时期,女性地位被搁置一边,更强调女性的服从性,为抗日的男性服务,为救国服务,女性的个性被轻视,由此曹禺的创作也发生了转向。

第二,曹禺塑造的抗争与牺牲两极化的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蘩漪、陈白露、花金子都属于抗争型,而愫芳则属于牺牲型,或者说前者是反叛型后者是圣母型。四位女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都不是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都属于婚外情式的不合理的。但曹禺将她们处于这样的位置,就是要告诉读者,她们不是为名分,只是为心中所爱,这更彰显了她们的抗争性和曹禺的人道主义立场。许多论者都从鲁迅的《娜拉走后怎样》中娜拉的命运不是堕落便是回归来论述曹禺笔下的女主人公命运,来探究女主人公们的悲剧困境。在男权社会下女性属于附属地位,这种观念由来已久。人们也形成了女性柔弱、依附的审美倾向,同时整个社会形成了男权为中心的政治法律构架,当女性想要突破改变这一社会结构时,必然遭受社会的反噬,使这些敢于反抗的女性最终走向灭亡。只要女性一日还未取得独立地位,女性主义便有存在的意义。而女性想要真正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在男权社会获得话语权,必须在取得经济独立的前提下,实现内心的独立自主。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优先添加企业微信。